1998年,宁波联合业绩大幅滑坡,已与公司成立之初的1993年业绩基本持平。
宁波联合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业务逐年萎缩。宁波联合上市于1997年4月。但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业务的萎缩,在上市前已初露端倪。从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看,基础设施在1995、1996、1997、1998年所占比重分别为26.5%、14.87%、9.23%和5.52%。1997、1998年房地产业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则为4.79%和4.06%。随着房地产鼎盛期的过去,基础设施业的毛利率也由1997年的89.45%下降到了1998年的78.28%。伴随着基础设施业务的不振,其毛利的主导地位也呈逐年回落之势。1996、1997、1998年基础设施业的毛利占公司毛利的比例分别为55.98%、48.75%和32.24%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宁波联合近年来的商贸业务十分红火。商业毛利占公司毛利的比例逐年提高,1996、1997、1998年分别为14.7%、26.08%和34.56%,并在1998年度居于宁波联合毛利构成的第一位。
宁波联合1997年3月募股资金产生的效率,较为缓慢。当初募股资金净额34398万元,至1998年底仅投入18222万元。公司1998年净利润为5103.13万元,1993年为5033.3万元。募股资金的到位,并未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优势。其中的原因可能是:宁波联合募股时,正处于公司的鼎盛期。随着鼎盛期的过去,伴之以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,宁波联合已处于“调整期”。
宁波联合作为“开发区板块”现象并不孤立。陆家嘴、浦东金桥的“鼎盛期”均为1996年。此后两年,两公司业绩逐年下滑。两公司分别成立于1992年。因此,和宁波联合一样,这3家公司在成立5年后,相继出现了业绩滑坡。但苏州高新、南京高科、长春高新成立时间也有5年或5年以上,其业绩仍呈增长势头。因此,可以看出“开发区板块”近两年业绩出现了分化。但同处一个行业,最终的业绩“走势”可能会趋同化。究竟是谁向谁靠拢呢?投资者可拭目以待。